3)第二一七章 太子变卦_春游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派谁辅佐最为合适?除了你阿爷和大兄,你指派谁,阿爷都同意。”

  李世民也笑道,“既然陛下这么慷慨,那么儿臣可就说了。”

  李渊道,“二郎只管说,阿爷肯定说到做到。”

  李世民道,“我只向阿爷要四人,道生舅父和士则舅父,兵部尚书蒋公,左领军大将军、韩(国)公庞玉。”

  李世民所要的人,此时殿中就有两个。

  李渊笑道问窦抗,“道生兄,你意下如何?”

  窦抗呵呵笑道,“既然二郎看得起舅父,我哪有不愿的道理?”

  李渊又问屈突通,“蒋公以为如何?”

  屈突通肃然拱手道,“臣愿供秦王殿下驱使。”

  李渊对李世民道,“你道生舅父和蒋公已经同意,你士则舅父和韩(国)公也会欣然同意,这个你只管放心。”

  然后,李渊对萧瑀道,“萧郎交代门下省草拟敕命,拜秦王为元帅,蒋国公屈突通为行军长史,道生兄为左武侯大将军,韩(国)公庞玉为右武侯大将军,酂国公窦轨为秦州总管。”

  可能有人奇怪,为何其他三人都是国公,而窦抗却不是?

  这是因为,窦抗本是隋文帝的亲外㽒,原来的爵位是陈国公,在汉王杨谅叛乱时,杨广对窦抗起了疑心,将他免职为民,陈国公的爵位也让窦抗的弟弟窦庆承袭。

  唐朝建立之后,窦抗因没有军功,自然就没有爵位。

  定下了领兵出征的元帅之后,接下来定出征的日期。

  李渊认为时下正是秋收时节,出征时间就定在八月底,到时候秋收已经结束,不会影响农时,还可以利用这一二十天的时间,让大军做好出征前的各项准备。

  出征的各个事项确定以后,李世民的心中却不感到轻松,如千斤的重担压在了肩头。

  这一次,李世民再也不敢有丝毫的轻忽之心,没有父亲李渊、大兄李建成参与,十万大军交到他的手里,这么多的人由他一人统率,自起兵以来还是第一次。

  议事结束,李世民离开两仪殿,经过千秋殿、公主院,走到睦亲院门前时,观音婢好像和李世民约好了一般,从承庆门出来,站在廊桥西端等候。

  李世民紧走几步跨过廊桥,站到观音婢的面前,微笑着问,“阿婢为何站在这里?”

  观音婢嫣然笑道,“我让人在这儿看着你何时散朝,想等你回来一起在这渠边走走,欣赏一下仲秋时节渠边的景色。”

  李世民走上前,扶住观音婢的左臂,两人并肩沿着清明渠西岸,向北缓步而行。覃兰、侍琴和几位宫女带着榻垫、茶具等物品远远地跟在身后。

  观音婢已有三个月身孕,但仍然步态轻盈,并不显得笨拙,即使这样她依然心安理得地让李世民搀扶着自己。

  八月,秋风渐凉,蝉鸣已噎。

  空气清新澄澈,如用清水洗过一般,正如人们常说的秋高气爽。

  身边垂柳拂堤,苍翠的黑槐已开始飘下片片黄叶。

  渠中清流静静无波,天空映照在水中,蓝色如靛,白云如絮。

  这时,观音婢看到渠边有一石桌,桌边摆着石凳,她示意李世民坐下歇一歇。

  于是,两个人在石桌前止住脚步,覃兰、侍琴赶忙让人擦去石桌、石凳上的灰渍,在石凳上摆上软垫,将茶具摆到石桌上。

  李世民、观音婢在石凳上坐下,侍琴上来,为两人各斟了一盏香茗。

  观音婢将茶盏端在手中,看着渠畔槐柳,身边清清渠水,不禁说道,“这里真是调琴弄弦的好去处。”

  李世民呵呵笑道,“下次再来时,就带一具古琴来。”

  观音婢看着李世民道,“我最喜欢这有水的地方,有了水的点缀,这周围的一切便都有了灵气。”

  李世民抬眼向周围环视了一圈,还真如观音婢所说,如果没了这渠水,身边的这些殿台亭阁就成了呆板的风景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yyh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