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十六章 水平划分(求收藏和推荐)_医生从开挂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门口,发现林尤真走了,才微微压低声音说:“别说博士会挨骂了,就连本院的住院总、主治甚至副教授,那被骂都是常事。”

  黄悠悠一副博士生挨骂很自然的语气,但紧接着,她猛地再次转了个身,看了看陆成。

  瞳孔微微一缩道:“你?”

  “不会就是那个骨科的某某吧?”

  陆成抿嘴一笑,没有回话拒绝,但也没有解释。

  黄悠悠的声音就更大了,“那你这还叫才发了一两篇?”

  “JAMASURGERY和BMJ。也叫才发了一两篇?”

  “要是我能够有你那么一丁点儿的厉害,我毕业就不用愁了。”黄悠悠比了比小拇指的指甲,只可惜隔着手套,看起来分量还不小。

  “师姐,你再夸,我就要相信我很厉害了。”

  “只是写了几篇文章而已,又不是手术做得非常好了。”陆成心里很明白自己真正的技术水平,大概是个什么水准。

  黄悠悠坐在麻醉师专用的椅子上,

  解释说:

  “那不一样,医生也是分很多种的。”

  “最简单的,就是你所知道的,科研型的和专业型的。”

  “科研型的就是科研很牛逼,可能自身的手术技术并没有那么精湛。是科研大佬。”

  “专业型就是手术操作特别牛的那种,是临床大佬。”

  “还有一部分了,则是科研和手术都牛逼的那种,这种相对来讲是最稀少的。但这种,也是最为吃香的。”

  黄悠悠也不知道是不是兴致来了,继续细细说道:

  “之所以教学医院要重视科研,主要还是两个目的,第一就是挣名气。现在大多数医院的名气,都是和科研相关。”

  “第二,就是为了开展新的术式,开展新的医疗理念。”

  “你想啊,一个医生,学习的巅峰时间就那么几年,那么他学习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年。他们的思维也大多会固定在那么几年。”

  “这种理念和思维习惯,可能在当时是最好的,但是过了几年,十年,甚至十几年二十年三十年了?”

  “理论终究还是会过时的。”

  “所以更新理念是必然的,而要更新理念,必须要科研和临床并重,否则就是只会写文章的纸上谈兵,或者一个单纯的工匠。重复重复又重复。”

  黄悠悠似乎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,赶紧又道,

  “这些都是我老师给我入门时的尊尊教诲,我就原封不动地帮来了而已。”

  “科研肯定很重要,但是临床也不能落下。”

  “还有就是有人总结过一句话吗。”

  “医术的划分,虽然在明面上并没有任何级别和等级评估。”

  “只有我们内行,才是可以感觉得到的。”

  “这么说吧:如果一种话讲一辈子,那么这辈子就这样了。勉强叫入门。”

  “一句话讲十年后,改了说法,那证明他的水平还可以。至少可以知新。”

  “一句话讲五年,那么他的潜力和水平绝对都是特别好的。可以算登堂入室。”

  “如果说的话,五年内,有可能有改变,那么他就跟上了最顶级的水平,可称作大家之言。”

  “可这只是说,也就是重复别人的话。”

  “还有另外一类,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别人从来没说过,然后又被所有人说,只要持续五年,那么他就是大牛。”

  “若是可以持续十年,可以算国内执牛耳的人。”

  “若是能够参与指导指南进行更新,那么就是专业内的标杆级人物。”

  “若是能够影响和改变指南更新,那么。那可能就是巅峰了。”

  黄悠悠巴拉巴拉,说了一大堆。

  陆成最开始不以为意,后面渐渐地听得他微微有些向往。

  这种向往让他偷偷问了一句:“那师姐,咱们医院,现在最牛的教授,你觉得是哪个级别?”

  黄悠悠想了一圈,眨巴眨巴眼说:“据我所知,可能,就只存在有那种大牛吧。执牛耳的都少之又少,以前肯定是有过的,但现在?”

  “但这也是特别厉害了,至少,快赶上评院士的水准了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yyh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